毕业生经验分享会

校招 vs. 社招,以及性格问题

特别是校招生,必须要对简历上面的东西对答如流

不是说一定要读研究生,但是他们单位会优先筛选研究生学历,薪资待遇有明显区别。 校招的话很看简历和实习经历

第一次社招,HR就会考虑社会经历和工作经历了。工作经历如果完全不相关,对HR考虑有影响。

希望大家如果是I人的话,有问题也要注意去问,大家会很乐意回答你。特别是在企业公司里面,大家不希望你疯狂独立去解决问题。

不交流的话,性格测试真的会被卡掉。这人简历特别好,双一流背景博士,但是因为不愿意讲话被卡掉了。

本科占比在减少,硕士占比在增高,甚至有些企业在严格地卡双一流。

关于性格,他在上学的时候是个I人,非常独立,不怎么交流,但是在工作中逐渐发现,协调比较重要。一般会有前辈打下的江山,自己要在其上进行工作。

招聘网站

LIST

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通过张老师询问他们,比如各个领域的(交互、特设、开发)最新的发展和要求。

如何准备面试

INTERVIEW PREPARATION JD 岗位描述 Job Description 薪资区间

可能看着觉得自己没有上面需要的技能,但其实很正常。他经历了两年的秋招,这些他看了很多,但其实对于校招生来说,这些专业知识他们不会卡得很严,主要还是要看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,性格别太孤僻别太张扬,只要作为正常人能跟大家学习交流就OK。学历背景没什么大问题就好。

  • 技术面
    • 面试官可能就是未来的同事,甚至可能是同级别的
    • 可能要手写代码,三道编程题,一般要求解对一道/拿到满分就行;考完之后做
    • 性格测试,只要回答得不是太离谱,不要都选非常open或者非常孤僻就好
    • 一般还是会问专业课的知识
  • 主管面
    • 一面通过了,后面反而会简单一点
    • 这也就是和领导见个面
  • HR面
    • 只要说得很合理就行

都过了但也不意味着就能拿到offer,毕竟有时候offer是有限量的。

出国读研的话只能提供两方:公司和个人。比较随意,但是大家也要有契约精神。真不想去,只用交个违约金,或者说一声就行,相对三方简单。 国内的大学签了三方是不能违约的,而且学校的三方只有一份,签了一家就不能去另一家。

理工类转到设计类

本硕专业不一致的话,主管和技术都会对你拿这个问题进行压力测试。如果所有东西都是自己做的,只要自信回答就行了。一定要自信,在清华北大的本硕博面前也没事。其实大家都差不多。

老板问他觉得和程序员比有什么不足,但是他就说:我没有什么不足,软硬件的工夫都有。 后来问主管,就是说这句话,面试官就被他打动了。

设计专业还要准备好自己的作品集。

入职之前一定要对自己好一点

好好珍惜没有工作的时候,不要学习。来了公司基本就没有机会休假了。 (但是这些人都是在国内工作🤔,国外的工作可能会不一样吧。)

自信

只要简历上的东西都把握好,技能都把握好,就没关系。 大牛已经被抓走了,剩下的都是普通人。 反正入职之后公司都会进行培训。 都会才不正常,可能已经经历过一些培训,重新培训反而麻烦。

学校知识和后续工作知识的迁移性

他们特地强调了PPT的技能。要汇报的这些人跟本专业基本没有任何相关。 一要能讲懂,二是别人不用看PPT也能听懂你的项目。 基本所有要听的都是非你这个专业的人。你要把零基础的人讲明白。

RELATIONS

给人讲的 vs. 给人看的PPT

两种PPT是不一样的。 我们现在可能是给人讲的(字很少),但是以后是要给人看的。 更多是呈现数据。 少讲技术,多讲这个技术对他们来说有什么意义。 要多一点字,要确保不怎么讲他们也能看明白。

行业现状前景 & 招聘现状

如果不了解每个岗位之间有什么交流,都负责什么,你就不会知道哪种麻烦是你比较愿意承受的。比如运维就要24小时待机,比较累。还有一些岗位可以互相转。

不同岗位:运维、设计、管理, etc.

软件研发的话,国家单位会好一点;设计单位加班比较严重,竞争也激烈一点。 管理路线有产品经理等等。大家现在可能的话可以去考一点PMP这种证,想走管理路线的话必须要有这个证,相当于是项目管理的一个资历。

国企央企,待遇不同

虽然国企央企这样的单位比一般单位压力小一些,但是也要看公司和部门。他们的工作压力就是非常地大,周末一定要上班,而且工资特别地少。这种情况就不要以为国企央企就稳定,其实现在很多国企央企都开始自负盈亏了,大家基本都要签三四年的劳动合同,到期了也不一定续签。已经没有终身制了。

不同学位,薪资不同

读了博士的话,可以读完博士,应届就有80万 他再工作五年也未必能有这个薪资水平

终端相比互联网要整体稳定,但互联网可能有大钱赚

互联网产商的整体逻辑就是大面积撒网,创建项目,如果赚钱了就认真做 比如作业帮,一开始就是百度旗下的一个小组 有时候干了六个月就全部裁掉 也有抖音请大牛来做完一个音乐输入输出的项目,一做完就裁掉 但互联网/游戏确实回报丰厚,有时候会给 100个月的年终奖,也就是300-500w 原神也是一个例子

很少有人能在这些岗位干到50岁左右,一定要在每个年龄段和阶段上进行突破 你要不停去精进你的专业和在业界的影响力,里面就涉及一个问题

在任何地方往上走,都容易涉及管理经验

比如阿里做到P7,没有一个管理的证书,就上不去了。 他现在是2.5w/月,下次调薪就会出现岗位职级,换公司也是一样的。

SITUATION

答疑

跨专业申研

理科申请人文专业比较简单,但是要注意:

  • 语言成绩。去澳洲的话可以免英语成绩,但是别的国家的人文专业一般要雅思7分以上。
  • 就业方向和薪资待遇是否符合自己预期。

外资/外国/跨国公司

可以去,推荐去。

  1. Google/Intel/Microsoft这类的公司都很卷,需要刷Leetcode高阶题500-800道
  2. 要刷的话要注意平衡课业和刷题
  3. 外国的公司可能存在对华人的歧视问题,而且政策和心理导致他们都会优先考虑本国的员工

游戏公司

可以去,可能会比较好玩,但是不见得轻松。

国内的大厂进去都不会轻松,都得端茶送水买甜甜圈。 可以看看B站上面 -LK- 等人分享的拳头公司实习一日经历。

凡是这种环境高手都很多,高手多的地方你自己就要看看自己。

游戏行业在走下坡路。 世界上信息产业都不太景气,EA就在裁员。

申请港前三需要科研经历

可以花钱买科研项目,也可以自己找人脉,也可以自学。

实习如何选择

和以后的工作需要高度契合。 大厂有转正机会一定要留下来,不然以后秋招春招进去难度会陡升。

研究生院校QS排名重要吗

有时候HR在不熟悉的专业领域会把简历交给你的专业领域的专家,他们会优先考虑学校这个专业的能力,越是大厂越会如此。

如果有落户目标的同学,可以多看看不同城市的人才引进政策,研究一下,但大多几乎都是要硕士起步的,QS200以内的

学长赠言

机遇也会很多,接收的知识信息也会更为丰富。 对自己来说就是经历嘛。怎么迅速增长经历,不一定非要自己去体验,听专业的人讲,或者体验过的人讲和解读,也算我们自己的经历。单凭自学已经很难追上社会的发展了。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,大家不得不被卷。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
Let's move!
Built with Hugo
Theme Stack designed by Jimmy